LTE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检测怎么做?检测项目和标准是什么?找第三方机构做LTE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检测一般先要确认LTE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检测项目和执行标准,下面百检小编就给大家先介绍一下LTE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检测相关内容。

检测项目
辐射杂散骚扰、电压变化、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抗扰度、谐波电流、静电放电抗扰度、浪涌抗扰度、浪涌(冲击)抗扰度、辐射杂散、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瞬变与浪涌、传导连续骚扰、工频磁场抗扰度、RF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辐射连续骚扰、电压跌落、中断及电压变化抗扰度、电压波动和闪烁、辐射骚扰抗扰度、瞬态传导骚扰、辐射骚扰(9kHz~30MHz)、传导杂散
检测范围
LTE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蜂窝式移动通信设备:LTE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
检测标准
行业标准YD/T2583.14-2013蜂窝式移动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14部分、SCDMA/WCDMA/GSM(GPRS)多模单待终端设备。
【中国标准分类】M37通信设备【国际标准分类】33.060.20-接收和发射设备行业标准YD/T2686-2013LTE/WCDMA/GSM(GPRS)多模单待终端设备测试方法【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LTE/WCDMA/GSM(GPRS)多模单待终端设备的业务和功能测试方法、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法、无线资源管理一致性测试方法和网络兼容性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LTE/WCDMA/GSM(GPRS)多模单待终端设备。【中国标准分类】M31通信设备【国际标准分类】33.060.20-接收和发射设备行业标准YD/T2862-2015LTE/WCDMA/GSM(GPRS)多模双卡双待终端设备技术要求【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LTEIWCDMA/GSM(GPRS)多模双卡双待终端设备所特有的基本业务和功能、性能、环境和可靠性、接口、电磁兼容、移动台电气安全性能、比吸收率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LTE/WCDMA/GSM(GPRS)多模双卡双待终端设备。【中国标准分类】M37通信设备【国际标准分类】33.060.20-接收和发射设备行业标准YD/T2864-2019LTE/TD-SCDMA/WCDMA/GSM(GPRS)多模双卡多待终端设备技术要求【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LTE/TD-SCDMA/WCDMA/GSM(GPRS)多模双卡多待终端设备所特有的功能、性能、接口、环境、可靠性以及电磁兼容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支持SIM卡、USIM卡的LTE/TD-SCDMA/WCDMA/GSM(GPRS)多模双卡多待终端设备。【中国标准分类】M37通信设备【国际标准分类】33.060.20-接收和发射设备行业标准YD/T2865-2019LTE/TD-SCDMA/WCDMA/GSM(GPRS)多模双卡多待终端设备测试方法【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LTE/TD-SCDMA/WCDMA/GSM(GPRS)多模双卡多待终端设备所特有的功能、性能、接口、环境、可靠性以及电磁兼容性等方面的测试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支持SIM卡、USIM卡的LTE/TD-SCDMA/WCDMA/GSM(GPRS)多模双卡多待终端设备。【中国标准分类】M37通信设备【国际标准分类】33.060.20-接收和发射设备行业标准YD/T3040-2016LTE/CDMA/TD-SCDMA/WCDMA/GSM(GPRS)多模双卡多待终端设备技术要求【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LTE/CDMA/TD-SCDMA/WCDMA/GSM(GPRS)多模双卡多待终端设备所特有的功能、性能、接口、人机界面、环境、可靠性以及电磁兼容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LTE/CDMA/TD-SCDMA/WCDMA/GSM(GPRS)多模双卡多待终端设备。【中国标准分类】M37通信设备【国际标准分类】33.060.20-接收和发射设备行业标准YD/T3041-2016LTE/CDMA/TD-SCDMA/WCDMA/GSM(GPRS)多模双卡多待终端设备测试方法【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LTE/CDMA/TD-SCDMA/WCDMA/GSM(GPRS)多模双卡多待终端设备所特有的功能、性能、接口、人机界面、环境、可靠性以及电磁兼容性等方面的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LTE/CDMA/TD-SCDMA/WCDMA/GSM(GPRS)多模双卡多待终端设备。【中国标准分类】M37通信设备【国际标准分类】33.060.20-接收和发射设备行业标准YD/T3337-2018面向物联网的蜂窝窄带接入(NB-IoT)终端设备技术要求【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面向物联网的蜂窝窄带接入(NB-IoT)终端设备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和接口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面向物联网的蜂窝窄带接入(NB-IoT)终端设备。【中国标准分类】M36通信设备【国际标准分类】33.060.99-其他无线通信设备行业标准YD/T3409-2018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系统终端设备技术要求,包括终端设备的架构和协议、终端分类、业务功能和性能要求、功能要求、射频性能要求、音频视频编解码要求、接口要求、功耗要
求、环境和可靠性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第一阶段)的终端设备。【中国标准分类】M36通信设备【国际标准分类】33.060-无线通信行业标准YD/T3578-2019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家庭基站设备技术要求【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家庭基站设备(含家庭级和企业级)的无线功能、互操作功能、射频性能、硬件要求、SON功能、同步要求、环境要求、外观要求、供电与功耗、安全要求、电磁兼容能力、可用性和可靠性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TD-LTE企业级家庭基站和家庭级家庭基站设备。【中国标准分类】M36通信设备【国际标准分类】33.060.99-其他无线通信设备行业标准YD/T3610-2019LTE用户驻地设备(CPE)技术要求【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于LTE的用户驻地设备(简称LTECPE)的技术要求,包括通信接口、功能、网络信息安全、性能、电源、环境适应性、电气安全、防雷以及电磁兼容性等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众电信网环境下的LTECPE。【中国标准分类】M36通信设备【国际标准分类】33.060.99-其他无线通信设备行业标准YD/T3611-2019LTE用户驻地设备(CPE)测试方法【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于LTE的用户驻地设备(简称LTECPE)的测试方法,包括接口、功能、网络信息安全、性能、环境适应性、电气安全、防雷以及电磁兼容性等的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公众电信网环境下的LTECPE。【中国标准分类】M36通信设备【国际标准分类】33.060.99-其他无线通信设备行业标准YD/T3630-2020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二阶段)【适用范围】
本标准主要规定了引入载波聚合、多天线技术增强和增强小区间干扰协调等技术后,对用户设备数据业务方面功能和性能要求、多模要求、功耗要求、接口要求、可靠性要求、电磁兼容要求、比吸收率
要求以及电池和充电器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第二阶段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中国标准分类】M37通信设备【国际标准分类】33.060.20-接收和发射设备国家标准GB/T131-1993机械制图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J04机械综合【国际标准分类】01.100.99-其他制图标准国家标准GB131-1983机械制图表面精糙度代号及其注法【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G11机械综合【国际标准分类】71.060.40-碱国家标准GB/T210.2-2004工业碳酸钠及其试验方法第2部分、-电力系统的数字模型、实施适用于数值计算的确定性法和统计法。本部分适用于给出进行绝缘配合的计算方法、建模和示例方面的资料,以便采用GB/T311.2-2002中提出的方法,并按照GB311.1-1997选取设备或装置的绝缘水平。
【中国标准分类】K48输变电设备【国际标准分类】29.080.01-电绝缘综合国家标准GB/T311.7-1988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使用导则【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N12输变电设备【国际标准分类】91.140.60-供水系统国家标准GB/T778.3-1996冷水水表第3部分:试验方法和试验设备【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N12工业自动化仪表与控制装置【国际标准分类】17.120-流体流量的测量国家标准GB/T788-1999图书和杂志开本及其幅面尺寸【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图书和杂志的开本及其幅面尺寸。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图书(含教科书)和杂志,不适用于需要采用特殊开本的图书的杂志。【中国标准分类】A17经济、文化【国际标准分类】37.100.20-印制材料国家标准GB/T788-1987图书、杂志开本及其幅面尺寸【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A26经济、文化【国际标准分类】17.180.20-颜色和光的测量国家标准GB/T936-1989彩色电视接收机白场及其宽容度【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A25基础标准【国际标准分类】33.160.20-无线电接收机国家标准GB/T1031-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参数及其数值系列和规定表面粗糙度时的一般规则。rn本标准适用于对工业制品的表面粗糙度的评定。【中国标准分类】J04机械综合【国际标准分类】17.040.10-公差与配合检测报告办理流程:
1、联系百检客服,提出检测需求。
2、与工程师对接,确认方案报价。
3、签订合同,寄样检测。
4、实验室完成检测,出具检测报告。
5、售后服务。
6、如需加急,提前沟通。
检测报告用途
1、公司内部产品研发使用。
2、改善产品质量。
3、工业问题诊断。
4、销售使用(商超、电商、投标等)。
5、高校科研论文数据使用。
关于LTE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检测项目标准等内容就介绍到这里。更多产品检测内容,请关注百检网,欢迎咨询。
